華為加持強勁性能 賽道試駕AITO問界M5
要問目前哪些新能源SUV熱度最高?沒有標準答案,但AITO問界M5肯定在其中,續航超1000km、4秒級百公里加速性能、HarmonyOS智能座艙,這些關鍵詞共同出現在一臺新車上,想必不少朋友肯定同筆者一樣興趣十足。作為一臺華為深度賦能,并有著強勁性能的新車,它的駕駛體驗怎么樣?HarmonyOS智能座艙又有哪些吸引力?今天我們就好好體驗一番。
AITO問界M5是華為智選產品,華為從產品定義、ID設計、質量管控、技術開發等等方面進行賦能,幫助企業造好車,出精品。目前問界M5公布預售價為25-32萬元,提供三款配置車型,皆采用純電驅增程平臺,全系搭載1.5T四缸增程器,提供后驅和雙電機四驅兩種驅動方式。
此次我們試駕的是AITO問界M5四驅性能版,前橋交流異步電機+后橋永磁同步電機的組合,雙電機智能四驅的系統綜合功率315kW,綜合扭矩720N·m,官方給出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是4.8秒。對于大多數人來說,這樣的性能表現日常駕駛已經不太可能發揮全部,但要知道,這還并不是AITO問界M5的極限。
除了性能強勁外,關于駕駛性其它硬件的規格布置也非常高,抓地力尤為出色的倍耐力P Zero輪胎、博世iBooster智能剎車系統、重量更輕但剛度更大的全鋁合金底盤,以及在百萬性能車上常見的四球節雙叉臂前懸架+后多連桿獨立懸架組合?吹竭@,相信您肯定同筆者一樣興趣十足了。
問界M5提供有節能、舒適、運動、個性化(彈射模式)四種駕駛方式,以及純電優先、自動模式、燃油優先三種驅動模式,充分滿足不同用車場景需求。在開始賽道駕駛之前,我已經調整到了個性化(彈射模式)+自動的組合模式,并且車輛是近乎滿電的狀態,這是這臺問界M5的最強性能狀態,此時車輛也會強制啟動增程器,確保動力輸出達到最大值。
懸架并沒有故意迎合“大眾口味”向舒適一邊倒,前雙叉臂+后多連桿獨立懸架是比較柔韌的調校,能在彎道中提供不錯的側向支撐,相比同級車型,能將側傾抑制在更小的范圍內。在過凱澤賽道中的連續彎道時,隨著方向的連續變化,問界M5車身的回擺動作非常利索,給筆者的感受并不像臺SUV,而是更低重心的運動轎車。
凱澤賽道沒有太大曲率的彎道,因此過彎時并不需要極大的轉向角度輸入,轉動方向,問界M5車頭有著步調一致的反應動作,入彎前方向向彎心切一些,車頭的動作就非常果敢了,駕駛員可以比較輕松的調整走線,找到節奏感。駕駛員意圖-轉向輸入角度-車頭反應,這一系列動作的協調統一,能為駕駛員提供很強操控信心。
在賽道上同這臺問界M5深入交流一番后,已經讓我對它的駕駛特性產生了一定了解,不過在接下來的場地項目體驗中,又發現了不同的閃光點。(注:場地測試出于安全考慮,除測試體驗外,禁止入場內拍攝圖片,配圖均來自官方)
油門到底,強悍的扭矩瞬間化成動能,問界M5如離弦之箭般沖了出去,四條倍耐力P Zero輪胎緊緊抓住地面,持續而來的推背感非常爽快,由于之前在賽道上已小試牛刀,此次筆者更多是有準備的享受。如果您是初次體驗,如自由落體一般的猛烈加速體感,可要有心理預估,4秒級加速可不是說說而已。
在測試加速的長直線末端是剎車緩沖區,當車輛時速過100km/h后,我們便踩死剎車踏板進行全力制動,來感受車輛的剎車表現。
當天的室外溫度在零下5度左右,還有略微飄雪,路面對比平時會更濕滑。不過在體驗當天,車輛全力制動時并沒有出現明顯滑移感,而且經過多次全力制動體驗來下,也沒有制動力衰減、體感上制動距離明顯變長的現象。博世iBooster智能剎車系統和倍耐力P Zero輪胎功不可沒,對于日常出街來說,這套制動系統肯定超乎了滿足。(官方數值從100km/h到靜止的制動距離僅為35.97米)
S彎繞樁測試、緊急避讓是最能體現車輛底盤調教、轉向精準度的項目,由于在賽道上已經了解過問界M5的“底子”,上來第一趟我就用了比較高的時速。
另外一點細節就是載荷持續轉移時,問界M5的車身依舊穩態,整體感出色,這也和剛性十足的全鋁合金底盤分不開關系。前雙叉臂及后梯形多連桿獨立懸架提供了不錯的側向支撐,從進入一個樁桶到出一個樁桶,懸架迅速完成壓縮回彈,將側傾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,保證了車身的穩定性。
這次試駕也專門設置了顛簸路段測試,由一段連續排列的減速帶組成,用來考驗車輛對于日常路面顛簸的處理能力。
一般來說,性能較好車型的懸架調校都會偏于硬朗一些,很好理解,大馬力輸出在制動和加速的時候,偏軟的懸架更容易造成俯仰,導致車身穩定性不夠。但明顯硬朗的懸架對路面信息的感知就非常明顯了,舒適度又不太好,如何在這之間取得平衡?AITO問界M5給出了不錯解答,柔韌感十足的懸架調校,不僅保證了過彎變道時的出色支撐性,面對路面顛簸,又有快速抑制和化解能力,非常體驗底盤用料和調校功底。
2015年1月28日
全新跨界車Kadjar 今年2月2日正式推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