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初,一間“冰雪教室”開進了北京市海淀區羊坊店中心小學。這間由會議室改造的教室長22.15米、寬8.5米,地面鋪設仿真冰面,可以進行短道速滑、冰球、冰壺等冬奧項目。在室內鋪展開一張長10米、寬2米的薄氈,同學們就可以進行酣暢淋漓的旱地冰壺比賽。
這間教室的“主人”周晨光已經在這里當了30多年體育老師!拔覀冏龅暮档鼗瑠W項目與現實的比賽還有明顯差距,但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玩懂規則,看懂比賽!彼嬖V記者,“大多數人一輩子也不會登上奧運會的舞臺,但作為老師,我們要帶著孩子體驗奧運項目,圓他們的奧運夢!边@位不講大道理、變著花樣上課的大胡子老師,讓體育課變得可愛。
1998年,周晨光成為一名體育老師。他不想成為一個只會拿著卡尺、秒表去督促學生完成達標任務的人,他想去點亮一束名為“奧林匹克教育”的光。2001年,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。也是在這一年,周晨光開始帶領學生從模擬奧運項目,進行奧林匹克教育的探索。
從此,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,他都會組織同學參與模擬奧運會。2015年,申辦冬奧成功,他又把模擬奧運會升級為模擬冬奧會!氨本⿰W運會還沒開,我們就有了模擬奧運會;北京冬奧會還沒開,模擬冬奧會又開起來了。我們努力走在時代的前面!
學校沒有冰雪運動需要場地和器材,只能創造條件上。周晨光在冰雪項目旱地化上絞盡腦汁:用帶輪子的椅子配上“雪橇把兒”,“雪橇”就“創造”出來了;買來墩布,把墩布桿卸下來和泡沫板綁在一起,旱地冰球桿就誕生了;實心的小輪胎加上萬向輪,安個把兒,就成了旱地冰壺……
對奧林匹克教育的熱衷,讓周晨光有了一個令人羨慕的身份——“雙奧”火炬手。2008年8月7日,他第一次擎起奧運火炬,跑完了屬于體育教師的一百米;2022年2月2日,他手握“飛揚”,誓將奧林匹克的夢想播種到更多人的心中。在他眼中,奧林匹克本身就是一種對青少年的教育,應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、體驗、觸摸,感受到體育的魅力與快樂。
如今,周晨光授課的對象遠不止自己的學生。只要有人召喚,他就會扛起百來斤的旱地冰壺裝備——人造革合成場地,走進周邊的學校、社區做普及!皧W運會以四年為一個周期,這個周期在中國,下個周期就去了別處。時常只是熱一陣子,而不是一輩子!彼J為,國家投入巨資承辦一屆奧運會,絕不僅僅是為了十幾天的比賽,更是以冬奧會為契機讓更多的民眾健身健心。
在周晨光眼中,火炬承載的是奧林匹克精神!白鳛轶w育老師,我們不可能去參加奧運會為國爭光,也不可能輕易的選拔出眾多優秀人才,但可以學以致用,帶孩子們穿上冰鞋,讓冰雪運動變得安全有趣,這樣才能完成自己的責任與使命!
他認為,北京冬奧會的成功只是開始,奧林匹克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,不能只靠場館、運動員,必須深入扎實廣泛的用教育的方式、方法和手段,用實踐感受體驗的方式,讓更多的青少年和市民參與其中,這才是最好的播種。(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)
(責任編輯:張雪)